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甘地遗言

本站新(短)域名:ddshuwu.com

甘地遗言

离开新德里前,我想了却一桩多年的心愿,去拜谒圣雄甘地的墓。

顺dao经过庄严的印度门,停下,抬tou仰望。因为我知dao,这个建筑与甘地墓之间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历史逻辑。

印度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英国参战而牺牲的九万印度士兵。仅仅这个说法,还不足以引起我对印度门的长时间仰望,因为在世界各地,这样的战死纪念碑太多了。牵动我gan情的是这样一个历史记载:这九万士兵牺牲前都以为,这样死命地为英国打仗,战争结束后英国一定会让我们印度独立,而战场上的英国军官也信誓旦旦,但等到战争结束,gen本没那回事,全都白死了。

这不能不shenshen地刺痛印度人民的心。

我细看了,印度门上刻着一个个战死者的名字,刻不下九万个,只刻了一万多,作为代表。整个门很像ba黎的凯旋门,中间都点着长年不熄的圣火。但凯旋门可以随意进入,任何人都可以献点hua,印度门却不可以,有围栏和卫兵。印度门前是一条"国家大dao",直通远chu1的总统府。

甘地就是在英国不讲信义之后,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的。他把以前英国政府授予他的勋章jiao还给zhi民政府,发起了一场以和平方式进行的"不合作运动"来对抗英国。

但是,人民喜huan暴力。尤其是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更是暴力不断。甘地便以长时间的绝食来呼吁停止暴力、争取ba平。他的这zhong态度,势必受到各方面的攻击,有些极端分子几次要杀害他,而政府也要判他的刑,他则绝不抵抗和报复。

他说:"如果我们用残暴来对付邪恶,那么残暴所带来的也只能是邪恶。如果印度想通过残暴取得自由,那么我对印度的自由将不gan兴趣。"

终于,人民渐渐懂得了他,zhi民者也被他这zhong柔弱中的不屈所震惊,他成功了,印度也取得了独立。没想到,不久之后他还是被宗教极端分子所杀害。

甘地墓在德里东北bu的朱木拿河畔,占地开阔,但真正的墓园并不大。门口有一位老妪在卖hua,在一张树叶上平放着五六zhong不同的小报,算zuo一份,很好看。我买了四份,分给几位同来的朋友,然后把鞋袜寄存在一个门卫那里,an照印度人的习惯,赤脚进入,手上捧着hua。

墓ti为黑se大理石,约十六平方米。四周有几堵白se矮墙,空chu了人们进chu的口dao。矮墙外面是草地,草地延伸到二十米远的地方,有一圈黄石高台,把整个墓园围住。

我们把hua轻轻地放在墓ti大理石上,然后绕墓一周。墓尾有一ju玻璃罩的长明灯,墓首有几个不锈钢雕刻的字,是印地文,我不认识,但我已猜chu来,那不是甘地的名字,而是甘地遇刺后的最后遗言:"嗨,罗mo!"

一问,果然是。

记得前些天我在介绍印度的宗教恩怨时曾经写过,罗mo是印度教的大神,喊一声"嗨,罗mo",相当于我们叫一声:"哦,天哪!"

那么,这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墓碑了。生命最后发chu的声音最响亮又最han糊,可以无数遍地读解又无数遍地否定,镌刻在墓碑上让后人再一遍遍地去重复,真是巧思。

甘地是一个ju大的矛盾ti。他思考过"不杀生、不报复"的宗教观念与民族独立斗争之间的关系,jing1彩的思考变成了胜利的行动;他也思考过现代工业文明与土俗古老文明之间的关系,懮郁的思考变成了倒逆的行动。胜负成败综合在一起,胜利占了上风,但又立即为胜利付chu了生命的代价。他面对自己shenshen关爱过的暴徒向自己举起了凶qi,只能喊一声:"哦,天哪!"除此之外,他还能说什么呢?

这样一个墓碑在今天更加意味shen长。

如果今天墓园里人tou济济、拥挤热闹,在无数双赤脚的下方,甘地幽默地哼一声:"哦,天哪!"

如果明天墓园里人迹全无、叶落hua谢,甘地又会寂寞地叹一声:"哦,天哪!"

如果印度发达了,车水ma龙、高楼林立、喇叭如chao,一向警惕现代文明的甘地一定会喊:"哦,天哪!"

如果印度邪门了,穷兵黩武、民不聊生、神人共愤,一向爱好和平、反对暴力的甘地更会绝望地呼叫:"哦,天哪!"

甘地一直认为人口问题是印度的第一灾难,说过"我们只是在生育nu隶和病夫"的至理名言,现在,他从墓园向外张望,只需看到一小角,就足以让他惊叫一声:"哦,天哪!"

离开甘地墓后,我心中一直回dang着甘地的声音。那么,还是让它用印地语来发音吧嗨,罗mo!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十八日,新德里,夜宿Surya旅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