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儒效(3/7)

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并一而不二,则通于神 明,参于天地矣。

故积土而为山,积而为海,旦暮积谓之岁,至谓之天,至下谓之地,宇中 六指谓之极,涂之人--百姓,积善而全尽,谓之圣人。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 成,积之而后,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 斲削而为工匠,积反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工匠之,莫不继事,而都国 之民安习其服,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也,积靡使然也。故人 知谨注错,慎习俗,大积靡,则为君矣。纵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为君 则常安荣矣,为小人则常危辱矣。凡人莫不安荣而恶危辱,故唯君为能得其 所好,小人则日徼其所恶。诗曰:“维此良人,弗求弗迪;唯彼忍心,是顾是复。 民之贪,宁为荼毒。”此之谓也。

人论:志不免于曲私,而冀人之以己为公也;行不免于污漫,而冀人之以己为 修也;甚愚陋沟瞀,而冀人之以己为知也:是众人也。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 ,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公修而才,可谓小儒矣。志安公,行安修, 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大儒者,天三公也;小儒者,诸侯、大夫、士也; 众人者,工农商贾也。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人尽矣。

言有坛宇,行有防表,有一隆。言政治之求,不下于安存;言志意之求, 不下于士;言德之求,不二后王。过三代谓之,法二后王谓之不雅。之下 之,小之之,不外是矣。是君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廷也。故诸侯问政,不及 安存,则不告也。匹夫问学,不及为士,则不教也。百家之说,不及后王,则不听 也。夫是之谓君言有坛宇,行有防表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儒的作用是:周武王死后,由于成王年纪尚小,周公担心天下有人会背叛周朝,就撇开成王,继承武王的事业而统治天。周公登王位,理天下大事,心安理得,好像这他本来就应该拥有这些权力一样,但是天下的人并不认为周公贪图王位。周公杀了叔,把殷国都城变成了废墟,可是天下的人并不认为他残暴。周公控制天下,分封七十一个诸侯国,其中姬姓的占了五十三个,但天下的人并不认为他偏私。周公教导成王,使他明白礼仪之,使他能继承先辈的事业。周公把王位归还给成王,可是天下诸侯继续臣服于周,周公也回到臣位,朝拜成王。天这个职位,不能由年幼的人来承担,也不能由他人代理去。能胜任这一职位的人,天下人就会归顺他,反之,天下人就会背离他。所以,周公撇开成王,继承武王的事业而统治天下,这是恐天下的人会背离周朝。成王到二十岁了,已经长大成年了,周公就把王位归还给成王,以表明他不灭掉嫡长的礼义法度。于是,周公就没有统治天下的权力了,过去拥有天下,现在没有了,这不是禅让;成王以前不能掌握天下,现在可以了,这不是篡夺;这是由于地位次序的变化的缘故啊。所以,周公以“枝”的份代替嫡长的王位这不算超越礼规,弟弟诛杀兄长也不算残暴,周公与成王调换了地位,并不算不顺。依靠天下的安定,完成了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彰明了旁支和君权的大义,虽然有了这样的变化,可是天下仍安然如一。如果不是圣人,是不可能到的,这就是大儒的作用。

秦昭王问孙卿:“儒者对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好吧?”孙卿:“儒者效法先王,尊崇礼义,谨慎地,并使他们的君主尊贵。如果君主任用他,他们在朝廷内会一个称职的臣;如果不任用他们,他们就会退居民间,在编籍册中,一个诚实、顺服的老百姓。即使境艰难,受冻挨饿,也不会用歪门邪满足自己的望;即使贫穷得没有安,也能明维护国家的大义。虽然他的呼声没有谁响应,但是他通晓理万、养育百姓的纲纪。如果地位在人之上,他们可以成为天、诸侯;地位在人之下,他们也是国家的栋梁。即使隐居在穷巷陋屋,也没有人会不尊重他,因为他们确实怀术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