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解蔽(5/6)

时是不会三心二意的。《诗》云:“采呀采呀采卷耳,老装不满斜筐。唉我怀念心上人,把筐放在大路上。”斜筐是容易装满的,卷耳是容易采到的,但是不可以三心二意地呆在大路上。所以说:思想分散就不会有知识,思想偏斜就不会当,思想不专一就会疑惑。如果拿专心一致的态度来辅助考察,那么万事万就可以全被了解了。亲自透彻地了解万事万的所以然,那就完了。认识事的准则不可能有对立的两,所以明智的人选择一而专心于它。

农民田,却不能以此理农业的官吏;商人于买卖,却不能以此理市场的官吏;工人于制造,却不能以此制造的官吏。有些人,不会这三技术,却可以让他们来理这三职业。所以说:有的人,有的人。的人只能支的人则能够全面地支。所以君专心于而用它来帮助自己考察万。专心于就能正确无误,用它来帮助自己考察万就能看得非常清楚;用正确的思想去理非常清楚的调查结论,那么万就能被利用了。

从前舜治理天下,不用事事告诫而各事情都办成了。固守专心于的原则而达到了戒惧的境界,他的光荣就会充满旁;培养专心于的品德达到了妙的境界,那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光荣。所以《经》说:“一般人的思想只能达到戒惧的境界,得之人的思想才能达到妙的境界。”这戒惧与妙的苗,只有明智的君才能了解它。人的思想就像盘中的,端正地放着而不去搅动,那么沉淀的污浊的渣滓就在下面,而清澈的透明的就在上面,那就能够用来照见胡须眉并看清楚肤的纹理了。但如果微风在它上面过,沉淀的污浊的渣滓就会在下面泛起,清澈的透明的就会在上面被搅,那就不能靠它获得人的正确映像了。人的思想也像这样啊。如果用正确的理来引导它,用洁的品德来培养它,外就不能使它倾斜不正,那就能够用来判定是非、决断嫌疑了。如果有小事牵制了他,那么他那端正的神态就在外表上发生了变化,他的思想就在中发生了倾斜,那就不能够用来决断各事理了。古代喜写字的人很多,但只有仓颉一个人的名声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喜庄稼的人很多,但只有后稷一个人的名声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好音乐的人很多,但只有夔一个人的名声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义的人很多,但只有舜一个人的名声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倕制造了弓,浮游创造了箭,而羿善于箭;奚仲制造了车,乘杜发明了用四匹拉车,而造父通驾车。从古到今,还从来没有过一心两用而能专的人。曾说:“唱歌的时候看着那打节拍的而心想可以用它来打老鼠,又怎么能和我一起唱歌呢?”

空石的城邑内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觙。他生善于猜测而喜思考。但耳朵、睛所向往的音乐、一旦和他接,就会破坏他的思考;蚊虻蝇的声音一传到他耳朵里,就会妨害他聚会神。因此他避开耳朵、睛所向往的音乐、,并远离蚊、虻蝇的声音,独自居住静静地思考,于是他的思路就畅通了。如果思考仁德也像这样,可以说达到妙的境界了吗?孟怕败坏了自己的仁德而把妻家门,这可以说是能够自己勉力向上了,但还没有能达到思考仁德的地步。有怕打瞌睡而用火烧灼自己的手掌,这可以说是能够自我克制的了,但还没有能达到好仁德的地步。觙避开耳朵、睛所向往的音乐、,并远离蚊、虻蝇的声音,可以说是达到戒惧的境界了,但还不可以说是达到了妙的境界。那达到了妙境界的人,就是思想修养达到了最境界的人。既然是思想修养达到了最境界的人,还要什么勉力?还要什么克制?还要什么戒惧?所以混沌地明白的人只能在外表光彩,清楚地明白的人才能在心灵闪发光芒。圣人即使放纵自己的望,尽量满足自己的情,但他理的事情仍然能治理好。那还要什么勉力?还要什么克制?还要什么戒惧?所以仁者奉行,是无所作为的;圣人奉行,是没有什么勉的。仁者的思索恭敬慎重;圣人的思索轻松愉快。这就是修养思想的方法。

大凡观察事有疑惑:内心不平静,那么外界的事就看不清;自己的思想混不清,那就不能判断是非。在昏暗中走路的人,看见横卧的石就以为是趴着的老虎,看见矗立的树林就以为是跟随着的人,这是昏暗蒙蔽了他的视力。喝醉酒的人过百步宽的,以为是过一二步宽的小沟;低着城门,以为是走狭小的中小门;这是酒扰了他的心神。睛去看的人,看一件东西会以为是两件;捂住耳朵去听的人,听那默默无声会以为是嗡嗡作响;这是因为外力扰了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