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两tou笛声何chu空的尴尬

本站新(短)域名:ddshuwu.com

两tou脱空的尴尬

用国际观念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从本世纪开始的。但是,学jing1思shen的现代学术泰斗们从一开始就未能给昆曲以应有的地位。他们甚至不愿意多向这zhong风靡两百年之久的艺术现象多瞧几yan,这使昆曲非常沮丧。

中国戏曲史研究的开山鼻祖王国维先生一直认为中国戏曲的峰巅是在元代,明清戏曲无法与之相比。他在《宋元戏曲考》中说:

明以后,传奇无非喜剧,而元则有悲剧在其中。…其最有悲剧之xing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se也。(《宋元戏曲考》十二:元戏之文章)

北剧南戏皆至元而大成,其发达亦至元代而止。…南戏亦然,此戏明中叶以前作者寥寥,至隆、万后始盛,而尤以吴江沈伯英璟、临川汤义仍显祖为ju擘。沈氏之词,以合律称,而其文则庸俗不足dao。汤氏纔思,诚一时之隽,然较之元人,显有人工与自然之别。故余谓北剧南戏限于元代,非过为苛论也。(《宋元戏曲考》十六:余论)

王国维先生把中国戏曲史研究的重心定在昆曲产生之前,由于他的崇高学术声望,这zhong研究格局一直对后代产生着影响。

与王国维先生jian持的中国戏曲的发达“至元代而止”的观点正好相反,新一代的文化史家如胡适之先生则相信文学的逐步进化,那他应该肯定明清昆剧传奇对元杂剧的超越了吧?但是他尤其gan兴趣的是更靠近的进化,同时又chu于他历来对文化世俗形态的重视,很自然地肯定了huabu对昆曲的替代。他在1918年9月发表的《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一文中说,戏剧史在不断进化,由昆曲时代而变为俗戏时代不是倒退,而是一大革命“昆曲不能自保于dao咸之时,决不能中兴于既亡之后”结果,昆曲也无法在胡适之先生那样的文化史学构架中占据太高的地位。文化进化论必然会着重关注各zhong文化门类的最近形态,因而很多现代人都会把京剧(平剧)视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并把这观念输向国际社会。

这样,昆曲在学术上就chu1于一zhong尴尬地位:既被看作不如元杂剧而不值得细加研究,又被认为理应被huabu代替而不值得继续liu连,两tou脱空。

但是,近几十年研究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的资料被钩沈搜罗,使昆曲的实际存在状态被更多人了解了,也使我们有可能来重新思考它在中国戏曲史上所chu1的地位。本书的观点是,昆曲不应仅仅作为一zhong前辈的遗产而被尊重和保留,也不应仅仅因为蕴藉雅致的古典mei而被欣赏和介绍,它本是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范型。

在此先要对戏剧学作几句说明。戏剧学是二十世纪纔兴起的一门学问,它要求用戏剧的思维来研究戏剧本ti和存在状态。上述王国维先生对元杂剧的褒扬基本上用的是文学思维而非戏剧思维,他与焦循一样把元曲与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相提并论,认为元曲“摹写其xiong中之gan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liulou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对元曲的文学剧本作这zhong评价当然不失高明,但问题是他基本上以这zhong文学评价代替了对戏剧整ti的评价,如果以戏剧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就不会这样了。剧本的成功远不是戏剧生命的最终实现,还必须考察以演员为中心的舞台ti现;舞台ti现也不是戏剧生命的最终实现,还必须考察舞台前观众的接受状态;观众接受仍不是戏剧生命的最终实现,还必须追踪观众离开剧场绑对演chu进行自发传播的社会广度;一时的社会传播面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考察它在历史过程中延续的长度…总之,戏剧是一zhong以剧本为起点的系统行为,它必须以社会xing的共同心理ti验为依归。这样一个思维构架也就包容了戏剧学的研究范畴。

总之,由戏剧学的yan光来看,所谓戏剧是一zhong超越剧本、超越演chu、超越剧场的宏大社会文化形态。社会历史还会在诸多戏剧形态中进行筛选,把那些能与当时当地广大观众的审mei心理定势相对应的形态稳定下来并加以qiang化,这便是我们所说的范型。昆曲是一zhong范型,元杂剧和宋元南戏等等也都是范型。戏剧的一切综合因素通过组建范型与广大观众建立习惯xing默契。

中国观众曾经给了昆曲以最高的默契,随之而来,整个文化界也被它所惊醒。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