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六讲三顾茅庐(2/4)

对于这个问题也有历史学家试图解释,比方说尹韵公先生就提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认为诸葛亮当时的知名度不够。我们去读《三国志》对诸葛亮的描述是什么呢?“每自比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就是说诸葛亮自己自信是很的,但是当时荆州的士人集团并不是一致认为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也有人对他不以为然。那么刘备听到别人对诸葛亮的介绍的时候,刘备会掂量一下,说这个是真呢还是假呢?他会犹豫,这么一犹豫几年就过去了。

相、建功立业,要事情的,而刘备对于他来说是最好的人选,就是作为一个老板的人选,这个理我们在前面也已经说过了。诸葛亮不投靠曹,不投靠孙权,甚至不就近就便为刘表服务,他就是要为自己选一个最好的老板,而刘备无疑是最好的人选,他岂肯在隆中坐等刘备“三顾”呢?那刘备不顾呢,不来找他怎么办?所以刘啸说,这等于说诸葛亮在那儿下了一个决心,你刘备不来请我三次,我就在这个地方一辈农民了,这可能吗?你说他这样一个自比仲、乐毅的人,他待在隆中什么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刘备是需要人才,但他需要的是一群人,不是一个人;诸葛亮需要老板,他需要的不是一批老板,是一个老板。那么请大家想一想,是需要一群人的迫切呢,还是需要一个人的迫切呢?这是第二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苟全命于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本章尚未读完,请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说得非常清楚“由是”“遂许”这两个词把因果关系说来了,是因为刘备三顾茅庐,而且和他讨论了当世之事,使他产生激之心,这才同意追随刘备,遂许嘛。所以《师表》否定不了,那么现在问题就只有这样一个办法了,就是既不否定《师表》,也不否定《魏略》和《九州秋》的说法,那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有一个猜想,就是《魏略》和《九州秋》所说的这个事情也是真的:诸葛亮去找了刘备,有了那一番谈话,而且刘备也采纳了他的建议,但是还是没把他当一等一的人才,于是诸葛亮他又回去了。回去了以后,刘备不知什么原因突然恍然大悟,这个人才是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我必须把他请回来,那么就去了三次,再把他请回来。先有登门自荐,后有三顾茅庐。但是这个说法我说清楚,纯粹是我的猜想,没有任何其他的佐证。

*三顾茅庐,这个被世代传唱的经典故事,在史书《魏略》和《九州秋》里却是另外一个面孔,不是刘备亲自上门邀请,而是诸葛亮的自我推荐。这多少让喜诸葛亮的人接受不了。如果《魏略》和《九州秋》记载的是事实的话,那么在诸葛亮的《师表》里“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句话又该如何解释?难是诸葛亮说了假话?还是《师表》本就不是诸葛亮所作呢?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三顾茅庐的故事呢?

要解清这个谜呀,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刘备从袁绍那儿跑来,然后投奔了刘表,在荆州待了多少年呢?六年,六到七年,为什么六年工夫诸葛亮和刘备都没有见过面?这其实也是本案的一个关键,那么也有不少历史学家试图来解释这个问题,因为觉得这个事情说不过去,于是提说法,说实际上刘备是找过诸葛亮的,第一次去没见着,第二次去又没见着,所以到了建安十二年,也就是他来荆州六年之后,第三次他才见着了。这个说法有问题,你说刘备这三顾,是不是建安十年一次、建安十一年一次、建安十二年一次,一年去找他一次?好像很难说得通,平均两年找他一次,更很难说通。也有人提说,那是因为诸葛亮不好找,住得很隐秘,这个也是不通的,他又不是我们武侠小说里写的那躲避仇家追杀的大侠,隐姓埋名躲在一个旮旯里,你找他不着,他老早就来到了荆州,而且你要知他是刘表的亲戚啊,他和荆州的官场,和荆州的上社会,和荆州的士人集团是有往来的,他怎么是一个找不到的人呢?所以这些理由看来是不能成立的。

另一方面,在诸葛亮这方面有心理障碍。因为诸葛亮给自己

第三,刘啸先生说,以诸葛亮的智慧和当时他的社会地位,他发现刘备应该比刘备发现他要早。刘备因为很有名了,天下枭雄了,真是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不知有一个刘备呢?刘备未必知有一个诸葛亮。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是诸葛亮去找刘备,何况当时形势已经非常急,已经到了燃眉之急的这样一个程度,他怎么可能坐在隆中还去等这个不一定有把握的三顾茅庐呢?所以刘啸先生得一个结论来,三顾茅庐在逻辑上无法让人接受这个结论。应该说他这个分析还是有他的理,那么这样一来就意味着我们要否定《三国志》、否定《师表》,而这个是不可以否定的,就是《三国志》你可以否定,《师表》否定不了,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说《师表》是伪作,《师表》怎么说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